-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
清代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盖程序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13-07-01 阅读 次 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盖全部使用黑色油墨,所用印版系铅 字(个别疑有木活字〉拼合而成。印版在加盖中会发生各种问题, 如排版时漏植某些字符,个别活字的位置与标准版式略有差异, 活字破裂或损坏等等,从而形成加盖邮票的变体。对于明显的版 式变体,操作者自会修版或更换活字,但那些细微的版式差异及 印版在反复使用中出现的磨损,则会在加盖的邮票上留下痕迹,成为版式研究的资料。
对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变体,绵嘉义1906年有 个别记录,国外邮学年鉴也有提及。周今觉在1926年开始撰写 的《华邮图鉴》中,曾描述了不少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变体, 如万寿小字改值邮票的大多数面值均有“英文与中文距离不为 二握半,而为三握半”的小变体〈即今天集邮家所称“四毫米 距”),万寿再版大字短距1/2分。分银邮票也有此种发现。又 如万寿再版大字长距和短距30分724分银邮票均有“30与 061.18距离一楗半”〈即今天集邮家所称“30上移”〕和“‘巻’字之 形状有更改”等。但周氏当时尚未把这类字模特征与版式演变联 系起来。
1942年,陈志川在上海创办并主编《国粹邮刊》,在他的联 络和鼓动下,对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研究出现了小小的热 潮。9月30日出版的《国粹邮刊》第7期报道了邵洵美发现万寿 再版大字长距5分75分银邮票,加盖“暂作洋银X X ”之“作”字 明显右移。随后陈复祥予以证实,进而讨论该票的版式位置,并 称还有“作;’字左移的情况〈1/2分。分银、1分71分银和30 分X24分银三种)。邵洵美则撰文讨论“作”字右移之原因,并 披露万寿再版大字短距1分/1分银邮票全格之第二格左上角 第一枚亦有此变体。“作”之左右移的版式特征,以后成为小龙 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版式演变研究的重要证据。
与此同时,宋醉陶首先提出万寿大字长距和大字短距邮票加盖版式的递进关系,认为短距加盖使用了长炬加盖的字模。 他在仔细测量加盖字模长度和阿拉伯数字上部、下部的空隙数 据的基础上,相当合理地解释了加盖字模由小字、大字长距到大 宇短距滇变的原因,从逻辑上推导出三种版式的承继关系。对 于“作”宇左右移的发现,宋氏称其“厥功致伟,不在今觉前辈发 现修饰版(即万寿改版1/2分X3分银邮票一引者注〉之下 也”,并断言据此项发现,可以弄淸万寿大字长距和大字短距各 种面值版式的异同和加盖次序。以后,宋氏又发现了小龙和万 寿加盖改值邮票的字模中,有一个“银"宇上部存在残缺两小点 《即现在集邮家所称的“上破银”〉,从而为三种加盖版式前后 继承的结论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证据。
到了 20世纪50年代初,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盖程序已基 本考订完成,只是在小字加盖全版的枚数和几种面值加盖票的 版式等方面,由于实物资料不足,尚有一些欠缺。1979年,吴乐 园根据多年的研究,确认万寿小字加盖全版为40枚(两格,20) 而非以前认为的80枚(四格20 X4),且有三套不同的加盖 印版。此后,张敏生在广泛收集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各版式 的全版邮累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心得,从1985 年起陆续发表小龙和万寿邮栗加盖版式的研究论文,并于1996年结集出版。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 盖顺序如下:1.最先加盖的是万寿小字各低面值邮票,使用三块小字加 盖印版(分别称为人工版〉,全版40枚,分两格。其中版加 盖了 1/2分。分银、1分/1分银、2分々分银、4分4分银、5 分1分银、10分分银等票,无明显字模特征。4版加盖了 1/1分。分银、1分/1分银、2分X分银、8分…分银等票,其 右格第15枚为“四毫米距”变异字模。根据这个特征,可知此版 以后还加盖了 10分79分银邮票),印版左格左边三直行未用。由于原票有对倒票存在,故暂停转而加盖30分724分银 邮票。之后,将9分银原票左边纵向5枚邮票撕去后继续加盖 10分,而印版右边一直行未用。
8版加盖了 1/2分。分银、4分4分银、5分5分银和8 分分银等票,字模特征明显:左格第13枚“作”字破损,右格 第5枚“下破银”,第15枚“四毫米距”。从以后各加盖版式的字模特征可知,8版在小龙和万寿邮票 的加盖中使用最多。
1.使用8版加盖小龙小字1分/1分银邮票3.加盖万寿小字10/12分银邮票。原票全张25枚〈5 X 5〉, 故将印版左边三直行弃用。原8版右格第15枚“四毫米距”字模
4.加盖小龙小字2分分银、5分乃分银邮票。由于原票 全张40枚〈20 X 2〉,遂将弃用的三直行字模拼人加盖版右边,原 8版第13枚“破作”字模成为右格第14枚
5.加盖万寿大字长距1/2分。分银、1分/1分银、2/2 分银、4分分银、5分”分银、8分彳6分银等票。原票全张及 加盖印版均为80^(20x4〉。加盖印版系将此前的小龙加盖版 作为第三、四格,而第一和第二格应为新制,第一格 第2枚“作”字右移,第二格第13枚“作”字左移。
6.加盖万寿大字长距10分4分银、10分/12分银、30分7 24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50枚〈25 X 2〉,由字模特征可知,加盖印 版是使用了上一印版左边十直行,排为两格1.加盖万寿大字短距1/2分。分银、1分/1分银、2^/2 分银、4分4分银、5分乃分银、8分…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 80枚〈20 X 4〉,由字模特征可知,印版仍沿用加盖万寿大字长距 的,但直行位置有所变动,并出现了新的字模特征。第一格第14 枚“作”字左移,第二格第1枚“作”字右移,第8枚“下破银”,第 三格第20枚“上破银”,第四格第14枚“作”字破损。
8.加盖万寿大字短距10分…分银、10分/12分银、30 分724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50枚〈25 由字模特征可知, 印版采用上一印版的右边十直行,排为两格.
1加盖改版万寿大字短距1/2分5分银、2分分银邮 票。原票全张为80枚〈20 X 4〉,加盖印版与此前的万寿大字短距 分面值邮票的印版相同,各种字模特征均不变。从所存邮票实物上加盖字迹所反映的印版磨损程度,以及个别字模 的异体(改版1/2分X 分银邮票第二格第19枚和第四格第8 枚,阿拉伯数字1/1与“银”字间几乎无距离〉等判断,其加盖晚 于再版第二次印刷票。
10.加盖小龙大字1分/1分银、2分4分银、5分乃分银 邮票。原票全张为40枚(20 X 2〉,根据5分邮票全张的字模特征 (第一格第20枚“上破银",第二格第14枚“作”字破损,判 断此为小龙和万寿邮票加盖中最后完成的。至于原版万寿邮票加盖的大字长距、短距各面值票,因原票 极有可能是各口岸海关邮局陆续退回的,故全张分别为小型票40 枚和大塑票25枚 ,根据实物’加盖分别使用了上 述大字拉距、短距版模的一半(即小型票二格,大型票一格。加盖小龙和万寿邮票的承印者未见确切的记录。绵离义在 1906年的记述中曾提及,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小宇加盖是“用普 通印刷铅字抑65)以黑色加盖”,一般认为这 批邮票是由海关造册处加盖的。但对大字加盖,绵嘉义认为“由 几家印剧公司承办,因此加盖字模各不相同”。他并没有给出哪 几家印刷公司的名称,也没有描述“各不相同"的细节,似只因粗 视加盖有所异样而做出的推论。从上述根据实物复原小龙和万 寿邮票加盖顺序的结论看,小字和大字所使用的加盖印版递进 次序淸晰,主要的宇模特征(下破银和“作”字破损)的延续从未 中断,所以大字加盖与小字加盖应是同一承印者。考虑到大字加 盖所用油墨质量较差(短距尤甚,但也有字模磨损的原因)甚至 可用某种日用肥皂洗去广与小字加盖或海关造册处加盖红印花票所用者,截然不同”,故对此问题还不能最后确认。
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加盖过程较长,原票种类多,字模 情况复杂,故有各种变异票存世,其中最著名的是集邮界习称的 万寿加盖票的“四覆八倒”。“四覆”是指四种覆盖票:万寿小字 1/2分。分银、2分々分银、4分4分银、10分乃分银;“八 倒”是指八种倒盖票:小字1分/1分银、2分2分银、10分… 分银〈原票为对倒票〉,原版长距1分。分银,再版短距1/2 分5分银、2分4分银、4分4分银、10分乃分银。近年发现 万寿小字5分分银亦有倒盖票存世。这种覆盖、倒盖,是加 盖过程中出现失误所致。
邮票收藏网: http://www.518yp.com
对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变体,绵嘉义1906年有 个别记录,国外邮学年鉴也有提及。周今觉在1926年开始撰写 的《华邮图鉴》中,曾描述了不少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变体, 如万寿小字改值邮票的大多数面值均有“英文与中文距离不为 二握半,而为三握半”的小变体〈即今天集邮家所称“四毫米 距”),万寿再版大字短距1/2分。分银邮票也有此种发现。又 如万寿再版大字长距和短距30分724分银邮票均有“30与 061.18距离一楗半”〈即今天集邮家所称“30上移”〕和“‘巻’字之 形状有更改”等。但周氏当时尚未把这类字模特征与版式演变联 系起来。
1942年,陈志川在上海创办并主编《国粹邮刊》,在他的联 络和鼓动下,对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的版式研究出现了小小的热 潮。9月30日出版的《国粹邮刊》第7期报道了邵洵美发现万寿 再版大字长距5分75分银邮票,加盖“暂作洋银X X ”之“作”字 明显右移。随后陈复祥予以证实,进而讨论该票的版式位置,并 称还有“作;’字左移的情况〈1/2分。分银、1分71分银和30 分X24分银三种)。邵洵美则撰文讨论“作”字右移之原因,并 披露万寿再版大字短距1分/1分银邮票全格之第二格左上角 第一枚亦有此变体。“作”之左右移的版式特征,以后成为小龙 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版式演变研究的重要证据。
与此同时,宋醉陶首先提出万寿大字长距和大字短距邮票加盖版式的递进关系,认为短距加盖使用了长炬加盖的字模。 他在仔细测量加盖字模长度和阿拉伯数字上部、下部的空隙数 据的基础上,相当合理地解释了加盖字模由小字、大字长距到大 宇短距滇变的原因,从逻辑上推导出三种版式的承继关系。对 于“作”宇左右移的发现,宋氏称其“厥功致伟,不在今觉前辈发 现修饰版(即万寿改版1/2分X3分银邮票一引者注〉之下 也”,并断言据此项发现,可以弄淸万寿大字长距和大字短距各 种面值版式的异同和加盖次序。以后,宋氏又发现了小龙和万 寿加盖改值邮票的字模中,有一个“银"宇上部存在残缺两小点 《即现在集邮家所称的“上破银”〉,从而为三种加盖版式前后 继承的结论提供了关键的实物证据。
到了 20世纪50年代初,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盖程序已基 本考订完成,只是在小字加盖全版的枚数和几种面值加盖票的 版式等方面,由于实物资料不足,尚有一些欠缺。1979年,吴乐 园根据多年的研究,确认万寿小字加盖全版为40枚(两格,20) 而非以前认为的80枚(四格20 X4),且有三套不同的加盖 印版。此后,张敏生在广泛收集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各版式 的全版邮累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心得,从1985 年起陆续发表小龙和万寿邮栗加盖版式的研究论文,并于1996年结集出版。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加 盖顺序如下:1.最先加盖的是万寿小字各低面值邮票,使用三块小字加 盖印版(分别称为人工版〉,全版40枚,分两格。其中版加 盖了 1/2分。分银、1分/1分银、2分々分银、4分4分银、5 分1分银、10分分银等票,无明显字模特征。4版加盖了 1/1分。分银、1分/1分银、2分X分银、8分…分银等票,其 右格第15枚为“四毫米距”变异字模。根据这个特征,可知此版 以后还加盖了 10分79分银邮票),印版左格左边三直行未用。由于原票有对倒票存在,故暂停转而加盖30分724分银 邮票。之后,将9分银原票左边纵向5枚邮票撕去后继续加盖 10分,而印版右边一直行未用。
8版加盖了 1/2分。分银、4分4分银、5分5分银和8 分分银等票,字模特征明显:左格第13枚“作”字破损,右格 第5枚“下破银”,第15枚“四毫米距”。从以后各加盖版式的字模特征可知,8版在小龙和万寿邮票 的加盖中使用最多。
1.使用8版加盖小龙小字1分/1分银邮票3.加盖万寿小字10/12分银邮票。原票全张25枚〈5 X 5〉, 故将印版左边三直行弃用。原8版右格第15枚“四毫米距”字模
4.加盖小龙小字2分分银、5分乃分银邮票。由于原票 全张40枚〈20 X 2〉,遂将弃用的三直行字模拼人加盖版右边,原 8版第13枚“破作”字模成为右格第14枚
5.加盖万寿大字长距1/2分。分银、1分/1分银、2/2 分银、4分分银、5分”分银、8分彳6分银等票。原票全张及 加盖印版均为80^(20x4〉。加盖印版系将此前的小龙加盖版 作为第三、四格,而第一和第二格应为新制,第一格 第2枚“作”字右移,第二格第13枚“作”字左移。
6.加盖万寿大字长距10分4分银、10分/12分银、30分7 24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50枚〈25 X 2〉,由字模特征可知,加盖印 版是使用了上一印版左边十直行,排为两格1.加盖万寿大字短距1/2分。分银、1分/1分银、2^/2 分银、4分4分银、5分乃分银、8分…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 80枚〈20 X 4〉,由字模特征可知,印版仍沿用加盖万寿大字长距 的,但直行位置有所变动,并出现了新的字模特征。第一格第14 枚“作”字左移,第二格第1枚“作”字右移,第8枚“下破银”,第 三格第20枚“上破银”,第四格第14枚“作”字破损。
8.加盖万寿大字短距10分…分银、10分/12分银、30 分724分银等票。原票全张为50枚〈25 由字模特征可知, 印版采用上一印版的右边十直行,排为两格.
1加盖改版万寿大字短距1/2分5分银、2分分银邮 票。原票全张为80枚〈20 X 4〉,加盖印版与此前的万寿大字短距 分面值邮票的印版相同,各种字模特征均不变。从所存邮票实物上加盖字迹所反映的印版磨损程度,以及个别字模 的异体(改版1/2分X 分银邮票第二格第19枚和第四格第8 枚,阿拉伯数字1/1与“银”字间几乎无距离〉等判断,其加盖晚 于再版第二次印刷票。
10.加盖小龙大字1分/1分银、2分4分银、5分乃分银 邮票。原票全张为40枚(20 X 2〉,根据5分邮票全张的字模特征 (第一格第20枚“上破银",第二格第14枚“作”字破损,判 断此为小龙和万寿邮票加盖中最后完成的。至于原版万寿邮票加盖的大字长距、短距各面值票,因原票 极有可能是各口岸海关邮局陆续退回的,故全张分别为小型票40 枚和大塑票25枚 ,根据实物’加盖分别使用了上 述大字拉距、短距版模的一半(即小型票二格,大型票一格。加盖小龙和万寿邮票的承印者未见确切的记录。绵离义在 1906年的记述中曾提及,小龙和万寿邮票的小宇加盖是“用普 通印刷铅字抑65)以黑色加盖”,一般认为这 批邮票是由海关造册处加盖的。但对大字加盖,绵嘉义认为“由 几家印剧公司承办,因此加盖字模各不相同”。他并没有给出哪 几家印刷公司的名称,也没有描述“各不相同"的细节,似只因粗 视加盖有所异样而做出的推论。从上述根据实物复原小龙和万 寿邮票加盖顺序的结论看,小字和大字所使用的加盖印版递进 次序淸晰,主要的宇模特征(下破银和“作”字破损)的延续从未 中断,所以大字加盖与小字加盖应是同一承印者。考虑到大字加 盖所用油墨质量较差(短距尤甚,但也有字模磨损的原因)甚至 可用某种日用肥皂洗去广与小字加盖或海关造册处加盖红印花票所用者,截然不同”,故对此问题还不能最后确认。
小龙和万寿加盖改值邮票加盖过程较长,原票种类多,字模 情况复杂,故有各种变异票存世,其中最著名的是集邮界习称的 万寿加盖票的“四覆八倒”。“四覆”是指四种覆盖票:万寿小字 1/2分。分银、2分々分银、4分4分银、10分乃分银;“八 倒”是指八种倒盖票:小字1分/1分银、2分2分银、10分… 分银〈原票为对倒票〉,原版长距1分。分银,再版短距1/2 分5分银、2分4分银、4分4分银、10分乃分银。近年发现 万寿小字5分分银亦有倒盖票存世。这种覆盖、倒盖,是加 盖过程中出现失误所致。
邮票收藏网: http://www.518yp.com
标签:
上一篇:清代“北海票”和“莫仑道夫票 下一篇: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介绍
推荐文章
- 1995-11《中泰建交二十周年》假漏金邮票鉴 453 阅读
- 在改革开放初期邮票管理体制的改革 154 阅读
- 对外文化交流的邮票 198 阅读
- 老纪特邮票原版和再版的区别 946 阅读
- 近代中国邮政的出现 258 阅读
- 身价不凡的首航封 375 阅读
- 怎样修复有折皱的邮票 665 阅读
- 识别T46猴票真假(下) 2462 阅读
热门文章
- 新中国“J、T”邮票筋票大全介绍 11183 阅读
- “民居”系列的普通邮票 10771 阅读
- 中国印花税票纵横谈 3935 阅读
- 高仿邮票、假邮票?常见有那些造假手段? 3764 阅读
- 二胶邮票如何辨别,教你最实用的六个方法! 3582 阅读
- T.131M《三国演义》(第一组)小型张的真伪 3517 阅读
- 哪些JT邮票厂铭珍贵 收藏难点分析 3375 阅读
- 新邮票、旧邮票和盖销邮票有哪些区别? 3318 阅读
热门专题
|邮票综合|
最新热点
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