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邮票 >

抗战胜利后的集邮组织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24-11-02 阅读
     旧时代的邮票会因为会员基本上是遍及各地,都带有全国性 质,故而平时的会务活动以出版会刊最为重要。一般地讲,邮人 申请人会,绝大多数都以能得到会刊,从中汲取邮识为第一目 的。那时,可以说会刊兴则邮会兴,会刊停则邮会亡。

     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后,日寇侵人上海租界,新光邮票 会上海会员之间的定期“邮星小集”、“咖啡座谈会”都暂时停止 了活动。会刊也只是每季度出版单页形式的《副刊》,许多会员 先后迁移到大后方,上海的集邮界变得极为冷清。

     抗日战争胜利给新光邮票会带来了新的契机。新光邮票会在上海的会员实力本来就占有较大的优势,‘‘复 员”后,一些有成就的集邮家返沪,更是锦上添花般地给“新 光”注人活力。在沪会员们不断举行拍卖、座谈、聚会、联欢、等人所组织。1945年10月10日,为庆祝抗战胜利举办一次邮 展,并经大家决议成立无锡集邮研究会,推举#恩涛为常务理 事。于1946年元旦创刊《邮友》,内容一般,‘引起人们重桃。 后因人事和经济问题,会务遂陷于停顿。抗战胜利后,无锡籍邮 人张枕鹤、丁宝铨、金兆溱、张桐荪等陆续返回故乡。大家一致 认为邮票研究会应该东山再起。经几次研究,决定先将《邮友》 复刊。同时由孙君毅免费借与位于商业中心的无锡北大街30号 三楼为会址,另设小报室一间供接待会员。于是研究会的会务和 活动又重新开始了运转。

    1948年1月,《邮友》第11期开始对版面进行了革新,稿件 内容有较大提高,陆续刊出不少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古典邮票研究 文章。如《万寿票之样票》、《万寿大字长距上海版一分票版式一 斑》、《万寿票日本版及上海版乎抑初版及再版乎》、《万寿票版别 之我见》、《1894年中国与日本印刷所之关系》、《两个原子炸弹 投在大小龙身上》、《海关首次票版模之印铸问题》等等,因此, 《邮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集邮研究和探讨的阵地。此时的会刊 编辑及会务重任大都落在了孙君毅一个人的身上。

     由于《邮友》大量刊登早期国邮著述,并富有精湛的研究, 周今觉于1948年4月自动加入该会,经公议授予他荣誉会员的 称号。美国中华集邮会副会长兰金,继施塔去世 后主持会务,于1948年8月致函无锡集邮研究会,盛赞《邮友》 内容丰富,拟将其中一些文章择要翻译在《中国飞剪号》上,同 时申请人会。

     该会曾举办过两次小规模的邮展,每个月(间断性的)举行 两次邮品拍卖,出版过孙君毅编写和翻译的《中国快信邮票志》 及《集邮家罗斯福》两本丛书。无锡集邮研究会存在共3年9个月,于1949年9月停止活 动。《邮友》共出版33期。该会于1946年4月20日、2〗日,假济南普利门外青年会举 办“新生第一次邮票展览会”两天。因为报纸及电台宣传得力, 参观者近1万人,并由理、监事捐助邮票。在会场内设立儿童选 票处,廉价专供儿童,以诱导他们的集邮兴趣,盛况空前。所展 出的邮品也颇有水平,自清代海关大龙起,―到抗战胜利后的 1946年所发行的正票当中,只缺少红印花小4分、小1元和当5 元以及“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临时中立”。而且还展出了伪满、 伪华北、伪蒙疆、伪华中、伪华南所发行的全部邮票。将伪组织 邮票一枚不漏的公开展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还展出了国 邮版式区别图解和各种实寄封、片、简及少量外国邮票。鲜为人^ 知的是:在展厅内另辟一室,展出一些在当时所能搜集到的解放 区的邮票,如山东省战时邮政普通邮票,山东战邮毛泽东像、朱 德像邮票,“八一”、“七大”纪念邮票与晋察冀边区的大、小抗 战邮票。它们仅供会员及集邮人士参观,不对外展出。邮展刻有圆形纪念图章一枚供人们盖销,展场上并设有临时 邮局。会刊为《新生邮刊》,由严诚负责编辑。于1946年1月1曰 发行创刊号,16开活页4版。原计划每月出版1期,由于经费来 源枯竭,共出版了 9期<其中第5、6期为合刊,故实际发行8 期="">即告停刊。此时会务活动仍照常进行。

     1947年10月10日至12日,仍在青年会大举办了第二次 邮展。此次展品除增加了新发行的邮票外,基本上和第一次所展 出的相同。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解放区邮票部分未再展出。此 次邮展特印制了一个对折式的纪念卡,印有“永维邮谊” 4个字 及“济南新生邮票会第二次邮展纪念”。并设计一枚大型纪念图 章供参观者盖销。展场上仍设有临时邮局。

新生邮票会的一系列活动在当时北方还是很有影响的,诚如 其所命名,系邮会中新生力量,后起之秀。

      湘桂黔邮学会的全称为湘桂黔铁路同仁邮学研究会,成立于 1946年9月,由该路段职工肖伯瑜,周仁樟等人发起组织的。 “以提倡高尚娱乐,广集同好,研究邮票学识,增加集邮兴趣为 宗旨”。会址设在柳州鹅山新村湘桂黔铁路工程局内,常务理事 为肖伯瑜。会刊名《西南邮风》,32开书本式季刊,于1947年3 月创刊,第一卷出版4期。

     1948年2月,甲戌邮票会负责人之一阎东魁调到柳州湘桂 黔铁路工程局人事室。而此时开封即将解放,会务难以进行,故 而由他与湘桂黔邮学会协商,从1948年4月底起,双方会刊实 行联合出版。该会曾举办过三次集邮展览。虽然展品比较一般,但因在广 西此种举动尚属首创,吸引了不少参观群众。受当时客观条件所 限,湘桂黔邮学会会员不多,不足200人。

     广州邮票研究会系1947年6月14日成立,是华南地区较有 影响的集邮团体。会址设在广州市六榕路稻谷仓1号拜园。其宗 旨为“提倡高尚娱乐,研究邮票学识”。最初由广州邮人林萍湘、 黎黄生、范羽孙、杨宏廉、张文光、曾国光、甘耀敬、何君侠、 曾肇高等人筹组而成。到1949年2月已发展会员589人。各地 许多著名集邮家如:钟笑炉、陈复祥、陈志川、张赓伯、王纪 泽、马任全、郭植芳、吴乐园、张包子俊、蒋伯薰、赵善长、阎 东魁、郑汝纯、孙君毅、萧作斌、方业光等都是该会会员。
广州邮票研究会成立时,林萍湘被选为理事长。1948年6 月,改选王君诚为理事长。

     会刊为《广州邮刊》,1947年2月筹组邮会期间即已出版发 行。初为双月刊,第9期起改为月刊,共出版24期。黎黄生担 任主编。执笔者有不少知名集邮家。侧重研究和报道现行通用的 各种邮票,对广东地区所发行的邮票探讨与研究尤详。第2期曾 专门开辟广东加盖邮票专号,以后各期也多有这方面论述,很具地方特色。1949年丨0月,出版至第24期后停刊。该会还举办过 两次义捐义卖,赈济两广水灾拍卖活动,捐款数额很大,深受当 时好评。
东北三省光复后,东北地区的集邮家们也在着手组织邮票
会。

     在日本统治的伪满时代,由于敌伪的高压政策,该地区的集 邮人士与关内集邮界的往来基本上处于中断状态。1937年平津 沪沦陷后,邮路虽然通了,但邮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多,惟恐 通信时语言不慎而招祸。当时,长春有伪“满洲邮票会”,大连 有“日华邮票研究会”,会员均以日本人为主。大多数中国集邮 家都未参加。

    日本投降后不久,在长春经营艺光邮票社的邓学攸〈即邓庆 余)即联络当地的一些知名集邮家,如韦介夫、姚志馨、徐寿伯 及邮商丁少田组织东北邮票会。并由邓学攸出资,丁少田负责编 辑,出版了《集邮先声》第一期,作为东北邮票会会刊。同时向 全国征集会员。第二期会刊更名为《东北邮刊》,先后出版了6 期,因经费不足,会务遂告停顿。东北邮票会停顿后,余下的文 稿由邓学攸于1947年2月28日出版了一期《艺光邮报》,徐寿 伯编辑,32开书本式。

     1946年底,沈阳邮人雷振甲、孙正平、白子宪等人组织了 沈阳邮泉研究会,于翌年1月1日印行《沈阳邮泉》创刊号,作 为该会会刊。其活动场所设在沈阳劝业场盛京邮票社内。邮会经 费亦多为该邮票社主人雷振甲资助。因此时东北解放战争已经打 响,故入会者不多,后无形停顿。
为两个邮票会所发行的会刊,内容多以研究伪满邮票和东北 地方加盖邮票为主。

  北平邮票会1948年6月6日成立。它以“研究邮票学识, 提倡集邮之高尚娱乐及联络友谊为宗旨”。理事长为郑汝纯。主倡议筹建,1947年9月28日成立。选举阮景光为理事长。会员 有150人左右。1948年3月出版会刊《福州邮刊》,创刊号后即消沉。
武汉为华中第一大城市,新光邮票会在武汉本设有分会,但 只有虚名甚少活动。1948年8月,新光会员戴行遥联合李国涛 泼起创刊《武汉邮风》,附在汉口的《正风报》副刊上,每周出 版一期。出版7期后,囿于篇幅有限,不能适应邮人需要,遂由 屠鼎芳、杨关平、乐美琮、刘国霖、任福田、吴雅南、傅铭山、 李国涛、黄永江、姚秋农、戴行遥等20多人发起组织武汉邮风 社。仍由戴行遥、李国涛主编,改为月刊,于1948年9月30曰 创刊出版。《武汉邮风》出版后反应良好,遂筹划成立邮票会。 1948年12月12日,召开筹备会议,公推屠鼎芳为临时主席,经 议决定名为“汉口邮票研究会”,并讨论通过了会章。拟呈报批 准后召开成立大会,还计划将《武汉邮风》移作会刊,后因种种 原因未能实现。
1945年6月,苏州邮人马圭芳、金德声、朱万钟等组织苏 州邮人联谊会。聘吴晓谷为理事长。会员活动以拍卖与邮品交换 为主。1946年5月会刊《苏州邮刊》创刊,李铭任主编,每年 出版6期。年底,苏州邮人联谊会更名为苏州邮票会。会刊继续 出版。

     抗战时期,国内有些工商界,文化界人士为躲避战乱暂居香 港,使得香港中国集邮者有所增加。抗战胜利后,香港中国集邮 者的集邮热情继续高涨。1946年2月24日,由陈江峰、方业光、 萧作斌、卢元博、麦钧锡等人发起组织的香港中国邮学会 ,在香港安乐园成立。陈江峰为理事长。

     1946年7月,《中国邮学会会刊》第一期创刊,内容以介绍 和研究香港及东南亚邮票为主。1948年6月,出版第七期后,改名为《邮光》。每季出版一期,萧作斌任主编,并增入研究中 国邮票的文章。因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在本港以及华南一带, 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1948年1月24日至25日,香港中国邮学会在香港中区皇后 大道斯胜酒店二楼,举办了首届邮票展览。展品有萧作斌、方业 光、陈江峰、余禄佑等人的藏品。

     余禄佑上小学时即爱上集邮,一直坚持不懈。二战后专集中 国和香港地区邮票。1947年参加英国皇家集邮学会只后被该会选为会士,成为继周 今觉之后第二位获此荣誉的中国集邮家。

    香港中国邮学会的理事会每年改选一次,香港著名集邮家方 业光、萧作斌、余禄佑等均先后担任过理事长。国内的一些知名 集邮家,如张包子俊、钟笑炉、陈志川、郭植芳、石少东、孙君 毅、吴凤岗、张文光等都是该会会员。香港的一些集邮家也参加国内的新光、甲戌、无锡、首都、 广州等邮票会。



邮票收藏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