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邮票 >

中国最早出现的集邮活动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23-12-26 阅读
      中国最初的集邮活动,是由在华外国人收集邮票开始的。
     1分世纪40年代以后,外国人蜂拥来华,他们把欧美国家早 已兴起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集邮活动带到了中国,在中国进行 邮票收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人宾司1890年左右来到中国,任吴淞号轮船主,往来长江上 下游和沿海商埠之间。除中国邮票外,宾司还专好收集中国的商 埠邮票,更喜欢寻求变体票,每有发现,大宗购藏。他喜爱实寄 信封,将各商埠邮票一一贴在信封上实寄,集成全组,分让于 人。他还收藏明信片、挂号快信收条、代封票以及邮局各种章则 等。

     清代海关是世界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主要部门,在这里工作 的外国人较为集中,他们当中喜好集邮的人数也较多,成为海关 里的集邮群体。总税务司赫德、天津税务司德璀琳、造册处绘图 员费拉尔、邮政总办帛黎、海关职员德铿以及绵嘉义、谭安等, 也们利用职务之便,大量收集中国邮票特别是错变体票,从种类 到数量他人无法相比。清代邮票中的许多珍品,大都被他们搜 获,并流往国外。

    德璀琳(德国人)。1864年进人中国 海关,先后在厦门、北京、上海、镇江、宁波、烟台、广州、天 津等地海关任职。在天津任海关税务司期间,与总税务司赫德一 同积极筹办中国近代邮政,并在其组织筹划下,于1878年7月 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他的集邮藏品有十余厚册,其中包括清代和民国初期邮票及一些变体票。1913年死于天津,其邮集被 陆续卖出。

     谭安(法国人)。19世纪末来到中国并进人中 国海关。1904年任沙市海关帮办。1911年至1923年先后任蒙自、 岳州(温州)、福建三都澳海关任税务司。喜好集邮,在他 的邮集中淸代和民国初期的方连邮票居多:,并分有不同版别和刷 色。1923年10月退职返巴黎定居,谭死后其邮集卖给中国人张乃骥。

     德根(1864—1948),德籍犹太人。集邮家。童 年来到中国,曾在广州、汉口海关任职,并在重庆、福州任过邮 务长。1902年后在上海工部局任职。1912年参与发起上海邮票 会。在华期间,广为收集中国邮票和外国在华邮局邮票。在他收 藏的中国邮票中,有万寿票、红印花加盖票的倒盖、复盖双连、 四方连及红印花加盖小1元双连等珍品。
此外,中国第一套邮票一大龙邮票发行之前,有人就事先 大量订购。在上海经商的英国人欧瓦尔在1877年5月就打通海 关邮政官员的关系,大量预定大龙邮票。

    欧瓦尔(1842—1886),英国集邮家。1860年侨居上海,在上海英租界大马路(现南京路)与人合伙开设一家杂货店。欧瓦尔为及时购得中国第一套邮票一大龙邮票,设法打通了时任天津海关税务司 主管中国海关邮政工作的德璀琳和海关总税务司署造册处正印书 拔拉茂旦(英国人)等人。在大龙邮票即将发行之时,便从他们手中购得大龙邮票1分银200全张<5000枚>,3 分银67全张<675枚>,5分银25全张625枚德璀琳说欧瓦尔是位大集邮家,并表示如需购置今后发行的邮票,只要付给 邮票款,可以提供,并且枚数不限。有关欧瓦尔购买大龙邮票的 情况,在海关档案中有所记载。

     1878年8月18日德璀琳致海关总税务司署造册处代理处长 夏德的函中说:“去年5月,拔拉茂旦先后和我商谈印制第一批 邮票时,曾为其友欧瓦尔请我允许给他提供若干张首次发行的邮 票,我同意了他的请求,我现在收到了欧瓦尔先生一封信和一张 关平银81.50两的支票,以偿付1675枚3分银的邮票,计关平银 50.25两。625枚5分银的邮票,计关平银31.25两。”
    1878年9月5日德璀琳致欧瓦尔函中说:“根据您上月24日 备忘录中所表示的愿望,现另件寄去5000枚1分银邮票。这些 邮票价格为关平银50两……”
欧瓦尔在大龙邮票发行之初,还注意收藏贴有大龙邮票的实 寄封。有一件1878年10月5日由北京秘鲁公使馆寄给上海福利 公司的实寄封,封上贴有大龙邮票5分银3枚。此封现为存世最 早的大龙邮票实寄封,被集邮界称作“华邮第一古封' 1886年 欧瓦尔在上海逝世。1993年2月20日,英国吉本斯公司(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品中有欧 瓦尔的遗集,内有大龙邮票1分银10全张,3分银6全张,及贴 有大龙邮票的实寄封17件。这些实寄封(连同以前人市的)均 为1878年至1879年由北京、天津、牛庄(营口)、镇江寄往上 海“福利”店的。这批“福利封”已成为研究大龙邮票贴用时期 中国邮路、邮资、邮戳的重要实物资料。

      莫斯是19世纪末德国的一名尉级工程军官,集邮 家。他未到过中国。莫斯从1899年至1905年收到由胶州海关职员白谈飞、梧州海关职员师哲尔等寄给他的实寄封约1000件以上,收信人为(莫斯.德国巴登〉。这些实寄封有的将当时行用邮票与已停用的 邮票混贴,如当时正在行用的蟠龙邮票分别与大龙、小龙、小龙 加盖、万寿、万寿加盖、红印花加盖各版各种面值邮票组合贴 用;有的贴用罕见票和变体票,如万寿9分银双连对倒、万寿9 分银加盖大字短距暂作1角倒盖、红印乾加盖当5元倒盖、红印 花加盖2分倒盖等;有的多贴高值票,成为超资封。后人称这些 实寄封为“莫斯封”。这些实寄封虽为集邮者刻意制作,但仍有 收藏和研究价值。

      “莫斯封”的出现,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在华外国人的一种集 邮投资心态。
1903年10月22日,福州邮局洋员借口面值1分邮票售缺, 自行决定将蟠龙无水印红2分邮票沿对角线斜剖,剪成二份,每 份按1分面值贴用。使用时,由窗口营业员代为粘贴,并用 “(邮资1分已付〕长方形戳记和邮政日戳盖 销。此法一直使用到10月24日。对剖票在福州使用,引起当地 集邮者很大兴趣,纷纷跑到邮局制作对剖票封。
其间,俄国人莫尔尼考夫正在俄商开设的福州顺丰砖茶厂任 职,他用福州对剖票给朋友发出若干信函,他说:“我用对剖票 发出的信函一打,是寄给九江及汉口朋友的,要求他们把信封退 回,他们都照办了。”目的很明显,他当时发出的信函是为集邮 制作的“集邮品”,集邮界把它称作“莫尔尼考夫封”。

       福州对剖票封有两多两少,即销印封多,实寄封少;外文封 多,中文封少。未经邮局实寄的销印封的收信人,大都在与福州 邮局近在咫尺、外国人较集中的“大东电报公司”。由于系匆忙 赶制,有的连地址、姓名都没有写全,有的收信人是“钢笔”、 “墨水”、“日记本”等,笑话百出。在福州的外国人如此狂热地制造对剖票封,显然是为了取得中国邮票的“珍品”。

当时在福州邮局工作的谢选卿(又名谢铨庭),日后见福州 对剖票封有利可图,于1904年发动全家动手,赶制赝品应市, 销往国内外,大发横财。不久,东窗事发,谢离职而去。




 

邮票收藏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